好的教育是什么?—— 8 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

柳栖士   2023-06-29 13:17:39

来源:评价万花筒

诺贝尔奖得主在各领域潜心耕耘,得奖那一刻的风光背后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上的精进投入。无独有偶,众多诺奖得主在教育领域都多有思考和实践。聚焦这一议题,跟随诺奖得主们的经验,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01


【资料图】

思维习惯

(1)保持好奇心,深入源头去探索

——K.巴里·夏普莱斯(2022年、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来源:《为什么传统教育体系下很难诞生诺奖获得者?》

2022年,K.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和另外两位化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早在2001年,他已经将诺贝尔化学奖囊括其中。获奖后,夏普莱斯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一切原动力都来自于对自然探索的好奇心;第二个是要勇于对“权威观点”提出质疑,通过学习其本质和规律去验证它。

夏普莱斯此前的采访中表示,他非常喜欢海洋,从五岁持续到上大学,他都非常喜欢走到大海,捕鱼、观察海洋生物:

“七岁的时候,我有一条小划桨船,还有一个发动机,就可以出海。我父母不太喜欢,但我从自然中学习。我很好奇这些生物的都叫做什么,这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萌生好奇的起点。和很多中国孩子一样,我会出去翻开石头,观察里面的蝾螈、螃蟹之类的生物。我对自然的好奇,其实是对生命起源的好奇。

在美国,亲近自然的人正在快速减少。尤其疫情期间,虽然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却没有太多机会去探索。我很建议孩子们,多去到户外寻找小生命,多探索。

我在研究所就读期间,上过一位先生教的课,他非常了解如何指导我们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他曾经说,无论如何必须先有起点和方向,从原子生命开始,一切必须以此为基础。保持探索心,从事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职业,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要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成功唯一的方式,不是不切实际、急于求成,而是日积月累的方式。”

(2)主动提问,把有趣带进学习里

——卡尔·威曼(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来源:少年商学院《诺奖科学家给孩子做了个理科启蒙网站,全球上亿青少年的学习》

卡尔·威曼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现在担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曾获得被媒体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2017年的WISE教育项目奖,得奖理由正是创办了PhET网站。

PhET为免费网站(有中文版),6-18岁中小学生均可观看与互动。为什么要创办这个网站呢?这就要提到威曼教授对理科学习的见解了。当他还是一名大学助教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孩子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学习,来到实验室,却根本不敢也不能做实际的项目,甚至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物理学……

威曼认为,这完全是学习方式出了问题。打个比方,学烹饪的徒弟们拜师学艺,如果厨师仅仅是大讲特讲理论知识,却不让学徒多煮几次,到最后,学徒只能成为“理论的巨人”,什么菜都做不好。

学习也是这样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普遍缺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那么尽管学得再好,在考试时、在生活中,都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死”的知识,是书本上由别人归纳出来的,他们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变成思维方式。尽管真的能解决问题,也只能按部就班,很少会有创新。

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是学理科最忌讳的。因此,威曼教授认为,要学好理科,就必须做到这三点:

1. 不能死记硬背,要把知识变活,掌握背后的思维方式;

2. 学习的过程要足够有趣,参杂很多生活情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3. 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提问,并且及时解决。

遵循这三大原则,他下决心创办了PhET这个新型课堂,让孩子从探索中找到知识的乐趣,真正激发内在驱动力。

(3)以想象力驱动,去发现生命的意义

——穆罕默德·尤努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诺奖得主:教育是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许多学校因为培养了大批顺利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感到自豪,但这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准备好工作的年轻人,而是培养准备好人生的年轻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经济学家、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专题演讲上如是说。以下是演讲节选:

教育,就是对人生的准备。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以短期的视角让教育满足暂时的需要,这就是现在的教育。教育成为一种学习历史事件、数字公式、方法论等等的过程。学习这些很重要,我并不低估其重要性。但是,要考虑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些日期和公式。就像做一道菜,我们有许多很熟悉的配料、各式各样的香料、种类繁多的食物,但我们没有把它们烹调成能滋养我们食物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准备好工作的年轻人,而应是培养准备好人生的年轻人,要对自己人生做好准备。当你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时候,你可以决定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像在你跳入大海前,要知道大海是怎么样的,要选择怎样的方向,才能最终到达你想抵达的彼岸。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份工作,消耗你的人生,谋求晋升空间,争取某个职位,等着领退休金。

工作不是人生。工作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已。人生是更大的事情。但是,人类被截断在做更大的事情之外。工作是很微小的东西。人生本来有许多的可能性,如果你认为工作就是人生,那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塞入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让自己适应这个狭小的空间。这太令人遗憾了。

人类生来具有巨大的、无限的创造力,并且年轻人就有这样的创造力。教育应该增强这种创造力,让年轻人知道可以在哪里发挥创造力来改变世界。然而,这并不是年轻人们正在做的。他们只是想要找份工作,因为这是教育教给他们的:只要努力学习考高分,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年轻人具有无限的创造能力,他们要做的是意识到自己具有这种能力。如今,我们甚至不被告知年轻人具有这种能力。年轻人有巨大的能量,就像阿拉丁神灯的精灵一样。这一代的年轻人有机会以一种他们的方式创造世界,他们的想象力会引导他们。这与工作无关,与创造相关。

通过书本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这不是教育。教育是发现我是谁,发现生命的意义,我可以在我的生命中做什么,我希望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如果我们相互认同想要创造的世界的面貌,就能成为一股力量,并且实现它。想象力是一种力量,如果我们想象,就会发生;如果我们不想象,就不会发生。想象不会消耗你任何的东西。但是,我们从不在课堂上讨论想象力。我们不被允许讨论,更不会被要求去想象。我们只看到课本,不需要想象,只需要学习书本上的内容。

我不介意去读书,但我希望去想象,而书本不能替我去想象。我不需要跟随其他人的步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教育允许我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这是一种教育的本质。

(4)把概念转换成具体现实

——费曼(1965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来源:少年商学院《诺奖得主费曼谈教育:父亲是如何从小启发我的科学思维的?》 ;艾科思科学教育《费曼教授:“这样的教育患了癌!”》

理查德·费曼在世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81年接受BBC的专访时,分享了父亲对他的影响。费曼的父亲是个商人,但对科学很有兴趣,也是费曼的科学启蒙老师。他的父亲是如何培养费曼的科学素养,使其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费曼是这样描述的,凡读到的东西都把它转换成某种现实。

费曼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费曼坐在他的膝上,给他念里边的章节。有一次念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 父亲停顿了念书,对费曼说,“唔,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

就是这样,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对于鸟的认识,费曼的父亲这样教:

“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于是,费曼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费曼父亲培养了费曼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 费曼在玩马车玩具。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拉动马车的时候,费曼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于是他找到父亲说:“嘿,爸,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呢?”

“这,谁都不知道。”费曼父亲说道,“一个普遍的公理是运动的物体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了费曼一个名词。

费曼父亲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于是费曼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没错——车往前拉的时候,球相对于地面确实向前挪了一点。

费曼的父亲就是这样教育他的。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讨论,没有任何压力, 只是兴趣盎然的讨论。

这些实例在一生中一直激励着费曼,使他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只是碰巧,费曼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费曼就像是上瘾了——就像一个人在孩童时尝到什么甜头,就一直念念不忘,一直在找那种奇妙的感受。尽管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却也时不时地能做到。

费曼指出,科学教育,并不是抛出一堆知识论点,告诉你“你就照这个规律做下去”,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规律”。

费曼提到了科学的应用,科学对于改进人类生活的贡献。他想说的很明确:科学教育,首先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拥有更加开阔的思维模式,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某种形式主义。

02

情绪能力

(5)大笑与幽默带来超强生命力

——John Goodenough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来源:积极教养派《97岁诺贝尔奖得主建议我们这样教育孩子……》

当10月9日Goodenough教授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教授的所有学子们都炸开了锅,普天同庆。而此时的教授,正在伦敦领取另一个学术奖项。我们无法想象一个97岁的老人,仍然能常常往返世界各地进行学术交流。但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今天他可能还在跟我们一起吃午饭,逗孩子们说他的耳朵会动,弄得孩子们都爬到他的怀里扯着他的耳朵看个究竟,第二天他可能就飞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进行学术讨论。

第一次感受到身心合一的大笑的魔力,是我们刚来到美国的第二天。我们拖着被时差折腾得异常疲惫的身体,去德州大学见我先生的博士后导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锂离子电池之父”John Goodenough先生。

从电梯里出来,我们转弯走进了一条走廊,走廊里是一个个教师办公室。神奇的是,当我们在寂静无声的走廊里行走,浏览每个办公室门口贴着的教师的名字,心中充满着对未知的期待与焦虑时,忽然传来一阵非常响亮的大笑声,打破了整个走廊的寂静。

“哈——哈——哈——哈——哈——”这是一个男性的笑声,听得出来是用尽了全身所有力气在大笑,每一句“哈”的后面都有稍微的停顿,然后又延绵很久,在走廊里不断回响,以至于整层楼都能听到这异常豪迈的笑声。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大笑而过。这或许就是教授的处事哲学,帮助他成就了梦想,并成为他长寿健康、保持活力、成就科学伟业的秘诀。

教授96岁时曾摔了一跤,把腰上的一根骨头摔断了,不过手术后两周教授就重新回到了办公室上班。

我能想象教授在办公室里,必定会对着前来探访他的人哈哈大笑说:“哈——哈——哈——哈——你们来了!太好了!” 这种惊人的强大内心,让教授有足够的能量对抗挫折、失落、逆境、疾病、衰老,让他用无限的生命力成就着一番又一番的成就。

他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想解决汽车的问题。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我死之前能看到这一天。我今年96岁,还有时间。”说完后,教授开始了他招牌式的极具感染力的哈哈大笑。

正是这种大笑,这种对工作用心用力的爱,这种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憧憬,使这位伟大的学者成为了电池世界里的传奇。

(6)失败了,就从头开始!

——格雷格·塞门扎(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来源:中国教育报《诺奖得主的“育儿经”》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威廉·凯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接受央视新闻专访时,同时表达了面对失败的态度。

谈起科研路上的痛苦时刻,格雷格·塞门扎回忆起读博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参与的科研项目接连两次失败,他非常沮丧,只好求助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抑郁是有道理的,就感觉没那么糟糕了。”听了医生的话后,他去实验室继续奋战,第三次,项目终于成功了。“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要接受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塞门扎强调,“失败了,就从头开始!”

威廉·凯林认为,做科研要对结果有开放的心态。很多有创造性的发明,非常可能获得诺奖,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就放弃了。“实验结果就是结果,不能特别强调期望的特定结果,要让数据自己说话。”

在科恩伯格看来,科学并不总是好玩的,但能给人带来一生的满足感。“我导师曾说,科学当中重要的事情是每天的失败。但失败后,我不会灰心,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很重要的发现。”

为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中国很多父母会让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学数学、英文,孩子的假期也被兴趣班安排得满满当当。对此,科学家们都强调,家长的初衷是好的,但需要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去培养创造性和好奇心。“孩子在竞争的环境中,一定程度上没太多选择。核心问题在于怎样去平衡。”塞门扎说,“要给他们主动探寻问题、大胆试错的机会,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是什么。”

凯林建议家长不要太强调分数,他直言自己就不是学霸,是大器晚成:“我就被哈佛拒收了,如果不能很早达到高峰,那就一步步努力提升自己。”塞门扎也认为,不管在哪里上学,总会有很多机会,关键在于能否为你所用。

03

行为方式

(7)鼓励孩子大胆试错

——迈克尔·莱维特(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来源:澎湃新闻《诺奖得主莱维特:教育是惠及人生的,要鼓励孩子大胆试错》

“教育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大胆犯错,真正的科学往往在犯错中找寻到真理之光。”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在宁波演讲时表示,一定要意识到“尝试”、“犯错”的重要性,因为在犯错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进展,错误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可进步之处。

这位73岁的生物物理学家说,世界在快速发展,信息洪流席卷每个个体,我们从不同来源接受信息,需要有质疑和辨别的能力——这就是学习的关键,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分辨真伪的能力。关键不是获得真理,而是有发掘、了解真理的能力。

“因此,尝试是非常必要的。每个人都想通过教育拥有完美人生,但完美人生不是标准化的,可以在不同方面实现更好的自己,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学者。应该让学生尝试不同学科,找到最适合和感兴趣的,终身投入学习。教育应该是惠及人生的。”

(8)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来源:《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是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的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来适应。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让孩子养成大胸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来源丨长安文涛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